-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改革2025-1-16
- SOLO分类视域下的地理问题链教学策略研究2025-1-16
- 指向探究实践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跨学科教学研究2025-1-16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探究式学习策略2025-1-16
- 从英语谚语学习中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4-12-9
- 新工科视域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2024-12-9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代数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2024-12-9
- 高校大学生体育审美价值观:内涵、价值及培育路径2024-12-9
我国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培养高校达198所、培养硕士超7万人
12月7日,澎湃新闻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层次培养高校已经从设立初期的24所增加到198所,博士层次试点培养高校27所;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7.4万人,博士研究生652人。
在上述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介绍,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4000多所外国高校、8万多所教育机构开设中文课,超过3000万人正在学习中文。每年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超过50万人。
他说,国际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对国际中文教师的需求,也对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培养适应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师资,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成立由本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这一领域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评估、指导咨询和交流合作工作。
刘利民指出,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6年来,在学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本硕博贯通的人才体系建立建成,培养理念不断创新,课程体系日益完善,学科支撑能力持续加强,硕士层次培养高校已经从设立初期的24所增加到198所,博士层次试点培养高校27所。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7.4万人,博士研究生652人,其中包括来自72个国家的1.5万多名外国留学生,同时有一半以上的中国学生已担任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或者专职教师,2/3的外国学生回国担任本土中文教师或从事相关工作、活跃在海内外中文教学课堂和教育研究机构,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有生力量、中外友好交流的优秀使者。
与此同时,刘利民指出,当前全球中文教育正处于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从基础教学向高端教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高端教学管理人才充实岗位。对标世界各国对中文教育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对标国际中文教育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标中国作为母语国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面肩负的重要责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国内外各界的支持与共同努力。
2023世界中文大会于12月7日-9日在北京举行,该研讨会是大会活动之一。本届大会以“中文服务世界、开放引领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主办,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共同承办。来自中外160多个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负责人、国际语言文化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大学校长、知名中文教育专家、汉学家等约2000人参会。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蒋立冬
来源:澎湃新闻
∙ 教育家
- 上一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研究 2023/12/8
- 下一篇:专家共论汉语国际教育未来发展 2023/12/8